哪裡可以捐血 MAP
捐血中心分布圖
行動條碼圖片
*血液事業在台灣
血液事業在台灣
plurk twitter facebook

 

透過募血人員的宣導,有了民眾無償的捐血及採血人員的採集,再經過嚴格的檢驗等,這些前端的努力,再製備分離血品完成後,就要有供應的服務,提供給各醫療院所使用。
 
在無償血源仍不足的時代,經常發生供不應求的狀況。平時血液足夠供應時,只要有醫院的診斷書即可領血,血源不充裕時,憑捐血卡始能領用血液;若是發生更嚴重的血荒,就只能採取更嚴格的領血措施了。民國63年捐血機構創立後,為了鼓勵捐血,即訂定了「捐血互助辦法」,71年9月修正辦法,更放寬了限制,凡捐過血液的個人及機關團體,在供血次數及數量上的限制取消,給予優先不限次數及數量的供應,僅在血荒期間,得視庫存血量酌為限量供應,以兼顧其他急需輸血的病患用血;且凡捐血者本人及其配偶、直系親屬及同胞兄弟姐妹急需用血時,得優先供應並可享受免收材料工本費或減半收費的優待,這項措施對於捐血人本身及親屬用血給予優待及保障,正符合「一人捐血,全家保障」的意義。
 
76年年底時,因為血源相當短絀,緊急施行「即捐即領」辦法;77年修正為「親友緊急互助」辦法,僅限於在血荒期間,凡未曾捐過血的民眾因緊急需求領血,捐血中心庫存量嚴重不足的狀況下,必須請民眾的親友捐血,捐血中心會開出「親友互助」捐血憑單,持有人可持單於三天內向捐血中心或各醫療院所血庫領用;而持有捐血卡的民眾仍可優先領用。
 
但隨著時代進步,日本紅十字會所推動的捐血運動基本觀念,是捐血完全不附帶有求償條件的;相較於日本,台灣對捐血者及其親屬有優先供應血液的附加優待,也就是我們仍停留在類似「預存血制度」的觀念,並不是完全無條件的奉獻,也有萬一缺血又未能如願領血時或日後無利可圖即不再捐血的風險,都會影響日後捐血意願。有鑑於此,自80年開始,積極推動無條件、無補償的完全捐獻觀念,廢除預存血及互助制度,分階段漸進式的宣導。
 
時至血源穩定的今日,因醫療用血的費用已由健保給付,血液也百分之百供應無虞,已沒有過去供血窘迫的狀況,這些應急或互助的辦法也就不復存在,完全供應醫療需求,也是我們的使命。
 
初期血液供應對象以個人領血為主,醫院病患輸血要到捐血中心領取,團體供血醫院雖採整批供應方式,但仍需由醫院前來領取。各捐血中心有供應部門來負責供血事宜。當時均是人工作業,從檢驗報告核對、成分分離作業、核對血液到接收入庫、醫院退血等,每一袋血液供應都要經過繁複的程序;如血品、血型及血袋號碼先要核對、抄寫,才能供應到醫院,一不小心,就會產生出錯率。團體供血的訂血數量較多時,有限的人力下,供應出庫作業耗時過長,易造成血液長時間暴露在室溫,影響血液品質。
 
79年後導入電腦化作業,從個人供血到團體供血均電子化,不但達到精確、快速,更簡化供血流程,減少錯誤。目前各捐血中心供血部門只要鍵入醫院代碼、血型、血品名稱,再以光罩讀入血袋條碼方式,不論供應數量多寡,電腦自動讀入累計總數,印出供應的數量清單及血袋號碼明細,在短時間內即能完成所有程序,並將出庫的血品名稱、血型、血袋號碼明細同時下載,以媒體傳輸到各醫院。此番變革,使血液供應異常率降至接近零。醫院血庫作業也因為捐血中心作業電腦化,相對的提高醫院血液入庫的速度及準確性。
 
73年6月29日,沙鹿光田醫院捐贈台中捐血中心「載卡多1500西西」廂型車,經改裝加配冷藏、冷凍設備,成為全台第一部現代化血液運送車。爾後,各捐血中心也陸續購置血液運送車,提供各醫院安全且優良的送血服務。
 
目前各捐血中心血液運送車均配備最新冷藏、冷凍系統,為了確保各類血品不在運程中因為溫度因素而降低品質,均有溫度監控記錄來監測溫度是否穩定及維持在標準範圍內,並且定期模擬運程測試進行確效;再加上每日人工記錄溫度做到雙重監督管制。為求血液運送更有效率,部份地區已採用血液物流,每日前往醫療院所配送所需血液。
 
早期儲血的血庫所使用的冷藏、冷凍設備,溫度穩定性不足,警示裝置簡陋,且體積小,容量少,要儲存較多的血液,往往必須購置多座的冷藏庫,而需要佔用很大的空間;隨著科技進步,現在所使用的冷藏、冷凍設備已能有效改善前述缺點,均可依據品質的要求及血品溫度需求來設計。目前本會對血液儲存設備也有一套完善的確效程序,用以規範各類冷藏設備標準,期能達到血液儲存環境的標準一致。在確效程序中所使用的量測工具,也必須依據國家標準。在這樣環環相扣的規範中,血液品質才能獲得更佳的監控與保障。
 
中央監控系統的實施,也是管理上另一個重要的階段。目前每一個捐血中心皆引進中央監控系統,24小時隨時監控血液溫度,不間斷的紀錄。除了書面資料以外,溫度相關資料都以電子檔型式建立並保存,不但紀錄更為完整、確實;對於血品、設備的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血液要做到供需平衡,在供應端必須要與醫院血庫有密切的聯繫,以維持安全庫存量,庫存量一般要維持在7天以上為安全,4天~7天為偏低安全量,4日以下即是危險庫存量。為了嚴格控管安全量,在99年時建置了每日血品安全庫存量表統計機制,每天進行三次的自動統計,將各中心血品分類、血型分類等分別依單位、天數予以統計,捐血中心隨時掌握庫存量,並適時於過量或短缺時採取必要的措施;於官方網站上都設置安全庫存量燈號顯示,可提供民眾查看安全庫存量,許多民眾現在也習慣先看庫存量燈號,再決定是否前往捐血。
 
捐供血作業電腦化後,各捐血中心可經由連線之電腦查詢到各地捐血中心每一項血液成品庫存情形。各地庫存如有超、缺或某項血品不足,需向其他中心要求緊急支援時,可利用血液調撥制度即時因應。各捐血中心如有特殊需求,如特殊血液,無法即時供應時,亦可透過六個中心電腦資料庫尋找,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血液提供病患輸用。
 
過去民風質樸時代,捐血人捐出的血液在供出給病人輸用後,會寄出「用血通知」給捐血人,告知所捐出的血液已在何時給某位先生小姐使用;對捐血人來說,是一項很溫暖的措施。但因為時代變遷,個人隱私受到重視,血液檢驗結果也應當受到法令保護;而先進國家也沒有寄發用血通知的措施,以血量逐漸成長的趨勢來看,寄發用血通知成為沈重的負擔;主要的原因還是曾有過因為收到用血通知單,知道所捐血液的去向後,而發生了騷擾事件,為用血人帶來物質及精神上的損失及困擾;也因此決定將人力、物力轉用於加強血液品質管理及捐供血服務,故從80年1月1日起停寄用血通知單。
 
全民健保實施後,醫療用血日趨增加。為滿足醫院用血之需求,因應地區性缺血及單一血型不足,透過調撥機制充分發揮血液調配之功能,並加強庫存血量管理運用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不斷加強血液供應服務,面對使用端,我們為了掌握醫療用血需求,每年在各區域定期辦理「血液供應座談會」,邀請各醫院血庫人員,對血品供應提出意見彼此交流,或親至醫院拜訪,以加強醫院的溝通;也每年針對團供醫院實施「血液供應滿意度調查」,期望能達到全方位的服務以及百分百的滿意度,這是我們最終極的目標!
建檔單位:台灣血液基金會    建檔者:杜文靖
最新更新時間圖示 最後更新日期:2014/4/21 上午 08:38:53
上架日期時間圖示 上架日期與時間:2014/4/21 上午 08:38:00
瀏覽人數圖示瀏覽人數:21417
*哪裡可以捐血?
more更多相關聯結
 
   
無障礙A+標章
  • 網際營活獎
  • TAF
  • ISO9001
  • SNQ
臺北捐血中心 新竹捐血中心 臺中捐血中心 高雄捐血中心